2018年以来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,党中央、国务院及时出台“六稳”措施,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,有效抵御外部冲击,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2018年,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.6%,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,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.1%,货物贸易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,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,延续了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,稳定性、韧性明显增强,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。
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
今年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加大“六稳”工作力度,经济运行延续了平稳态势,主要宏观指标稳中有进。
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,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,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,为经济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环境。今年上半年,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.3%,其中一季度增长6.4%,二季度增长6.2%,连续18个季度运行在6.0%—7.0%区间,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。工业生产基本稳定,服务业较快增长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0%;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.3%,继续保持7%以上的较高增速。
就业形势总体良好。坚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,出台一系列稳岗就业政策措施,就业人数持续增加。今年上半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%;调查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,6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1%,其中25—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.6%。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,同比增长8.8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.5%。
市场价格涨势温和。多措并举保障重要商品供应,有效应对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压力,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平衡。今年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.2%,低于3%左右的预期目标;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.8%,比一季度回落0.1个百分点。上半年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.3%,比一季度扩大0.1个百分点。
国际收支好于预期。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,持续扩大对外开放,外贸外资稳定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46675亿元,同比增长3.9%,其中出口增长6.1%,进口增长1.4%;实际使用外资4783亿元,同比增长7.2%。1—5月份,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1893亿元,同比增长3.5%。
稳中有进态势持续,迈向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
在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,改革开放不断深化,经济结构持续优化,新旧动能有序转换,经济发展的协调性、可持续性明显增强,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。
内需拉动作用凸显,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消费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。2018年,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8.6%,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.2%,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。今年上半年,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.1%,服务消费和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。产业升级态势明显。上半年,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.9%,同比提高0.5个百分点;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增长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0%;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,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.6%和7.8%。
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,新动能成长壮大。新技术研发加快布局,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。今年上半年,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.4%和13.5%,比全部投资分别快4.6和7.7个百分点。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。上半年,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7%,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.7个百分点;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4.6%和20.1%,持续保持较快增长。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。上半年,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1.6%,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.2个百分点。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,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。“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”和“三去一降一补”取得新进展。今年二季度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0.9%,同比提高2.4个百分点;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0.5%,同比提高1.5个百分点。6月末,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8.9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.0%,同比下降0.3个百分点。今年上半年,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、教育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8.0%和18.9%,环保、教育短板得到有效弥补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,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续深化,营商环境明显改善,市场主体快速增加。上半年,全国新登记企业350万户,日均1.94万户。外商投资法颁布,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压减。上半年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.9%,同比提高1.5个百分点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正在走深走实。
三大攻坚战持续开展,薄弱领域得到加强。一是重大风险防控有力。目前,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稳定在2%左右,拨备覆盖率超过175%。今年6月末,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05477亿元,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。二是脱贫攻坚进程加快。对“三区三州”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持续加大,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增加,产业、教育、就业扶贫成果逐渐显现。今年上半年,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的西藏、青海、贵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.5%、10.4%和10.3%,增速均快于全国农村居民。三是污染防治成效明显。今年上半年,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.7%;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.1%,同比提高0.4个百分点;PM2.5浓度为4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2.4%。
长期向好大势未变,将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
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的态势表明,虽然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,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,经济韧性好、潜力足、回旋空间大的特征明显,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增多,我们有能力、有条件、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,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
内生动力强。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,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消费结构持续升级,内生增长动力显著增强。今年上半年,在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,教育文化娱乐、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0.9%和9.5%,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.3和0.2个百分点;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全国接待游客总人数按可比口径增长13.7%,旅游收入增长16.1%。可以预见,随着居民收入增加、消费环境改善、产品质量提升,我国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,消费作为经济稳定运行压舱石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,中国经济大船行稳致远的底气也将不断增强。
发展空间广。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,但从人均水平看,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。2018年,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9732美元,远低于发达国家4万美元左右的平均水平;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.58%,而发达国家普遍在70%以上;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3.9%和32.9%,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;城乡之间、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。差距意味着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。推动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,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升级潜力大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,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,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,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,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我国制造业生产体系完备,工业体系门类齐全,拥有联合国制造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大类行业,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。我国基础设施发展迅速,截至2018年底,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.9万公里,占世界的60%以上;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4.3万公里,居世界第一;固定互联网光纤接入用户总数达到3.7亿户。我国人才资源充足,拥有9亿劳动力、1.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高素质人才。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、科技投入持续增加,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不断增强。
市场活力足。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、“放管服”改革不断深化,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,创业创新蓬勃发展,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正在涌现。2018年,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四十六名,比上年上升32名;全国新登记企业670万户,比上年增长10.3%。进入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逐年增多,已与美国大体相当。与此同时,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,放开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管制,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1.1%,其中信息服务、研发与设计服务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分别增长68.1%、77.7%和62.7%。
综合来看,尽管存在不少风险挑战,但我国经济空间大、动力强、活力足,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。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。越是面临挑战,越要保持战略定力,增强必胜信心,发挥好自身优势,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,深化改革开放,强化创新驱动,加快产业升级,推动我国经济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。(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、党组书记)
地址:成都市高新西区新文路22号融智工业园26栋4楼
手机:13981815917
电话:028-87877522/87828614
联系人:黄总
邮箱:cxthitec@163.com